当前位置:HOME > 廉政文化 > 纪检文苑
库区村的“硬汉”支书

发布时间 2014-09-16

库区村的“硬汉”支书

——记蒙阴县卧龙峪村支部书记王本伍

 

有着42年党龄,干了6年村主任、4年村支书,这是一个膀胱患癌摘除的人,一个妻子身患重病的人,一个使库区落后村变富变美的人,他,就是蒙阴县卧龙峪村支部书记王本伍。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却用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实践着共产党人一心为公、勤政为民的承诺,让库区村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硬汉子”支书。

让人心稳下来

五十多年前修建的云蒙湖,又叫岸堤水库,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也是临沂城的饮用水源地,让卧龙峪村成了库区村,村里的田地被淹没,村民搬迁到湖边的丘陵薄地上,全村每年都要吃掉国家几十万斤的“统销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9年7月,从部队退伍的王本伍被选举为卧龙峪村党支部书记。此前,已经干了6年村委主任的他,深知人心不稳是村里最大的症结所在,他决心把土地分给村民长期不动,让村民安下心来搞生产。

经过反复多次入户做工作,利用半年的时间,王本伍带领村“两委”班子对土地进行了重新丈量分配,并许下了两条承诺:一是土地最少三十年不动,二是村里供应炸药深翻土地,凡验收合格的一律不收一分钱。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纷纷主动深翻土地。土地稳定下来,农民吃了“定心丸”,从此以后,散了的人心重新聚起来,卧龙峪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当时38岁的壮汉王本伍,整个人瘦了一圈,一米八的身材也显得不再那么魁梧了。

让村民富起来

卧龙峪作为库区村,缺少耕地是最大的发展障碍,同时,云蒙湖是饮用水源地,沿湖不能从事水产养殖,靠水吃水的路子走不通。不能让村民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如何让村民兜里有钱,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直萦绕在王本伍心头的大事。

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王本伍带领群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方筹集资金,整理土地,修路架桥,发展经济,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全体村民逐渐走上了富裕道路。

大规模整理土地。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质量,2001年以来,王本伍拖着带病之躯,多方奔走于上级国土、水利等部门,累计争取5个土地整理、水利配套项目落户卧龙峪。利用这些项目,村里共整理土地近1400多亩,打出了6眼大口井,建起了8座塘坝,两座电灌站,实现了村内所有土地的旱能浇、涝能排。

广覆盖修路架桥。在山区,交通是大事。2001年,王本伍听到兖石公路要改线的消息,认为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联合了周边8个村的支书,写了请求书,一遍遍地跑镇里、县里、市里,愿意不要补偿,无偿出工。最终因为他的请求符合公路设计要求,公路部门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兖石公路改线从卧龙峪村边通过。同时,他带头捐款筹集资金近20万元,修通村内道路16公里,架设桥梁3座,实现了村内道路“户户通”,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

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路通了,土地整理出来了,村民致富的视野也打开了。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的土壤地质条件,王本伍找准了发展蜜桃种植的路子,率领全村群众栽植蜜桃3000多亩、46个品种。由于交通方便,蜜桃经销大户专门在卧龙峪村设立了购销点,本村的蜜桃比邻村每斤高出2-3毛钱。蜜桃种植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大货车数量由原来的两台发展到50多台。蜜桃及运输业已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仅此两项,农民年均增收7000多元。

让村子美起来

富而思美,富而思洁,富起来的卧龙峪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王本伍顺应农民对整洁、文明、和谐生活的新期待,突出卧龙峪生态特色,强化公共服务,努力让乡村环境“美”起来。

集中整治村庄环境。在村内安装路灯32盏,道路两侧栽植马尾松、蜀桧等绿化苗木10余万株,丰富了道路绿化景观;在房前屋后栽植蜜桃、核桃等经济林木,形成了“一片桃园一座房”的绿化景观,成为微田园型的乡村绿化示范村;累计绿化荒山1200亩,实现了荒山绿化全覆盖。建设村内广场一处,安装了6套健身器材,聘请3名保洁负责村内日常保洁,实现了村容村貌的长久整洁。

突出建设特色乡村。依山就势,以“果乡情韵,田园风光”为特色,对村庄进行了精心规划,按照新农居、精品园、新能源、农家乐“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模式,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全村共建成沼气池260多个,家家户户用上了太阳能;利用紧邻兖石公路和云蒙湖畔的有利位置,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建成“特色鱼馆”等农家乐饭店3家,成为了具有水乡风情特色的生态文明村。

积极倡树文明新风。在王本伍的带领下,卧龙峪村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培育绿色文化,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先后建设了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立了文明画廊,利用村委办公大院,建起了农家书屋,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开展了文明家庭、美在农家示范户、生态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形成了建设文明乡村的浓厚氛围。

让自己挺起来

用王本伍自己的话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管村里的事还是家里的事,都要靠心里那股劲,我自己也是硬挺过来的。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已经53岁、干了15年支部书记的王本伍,经确诊患上了膀胱癌,进行了手术摘除,尿道进行了改道,从此,每天小便次数平时多了一倍多。老伴埋怨他:都是这些年没白没黑、跑东跑西累的,如果不干这个支部书记,我们的日子不比任何人差,哪里会得这种病!劝他退下来,在家好好养身体,不要再管村里的事情了。但他坚决不同意,因为那时候他还有很多为村里谋划的事情还没有实施,自来水工程、户户通硬化路、乡村环境整治、商业街改造……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直到今年,他还拖着病躯,指挥施工队硬化村庄道路2000米,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施工工地。

村民称王本伍是“硬汉子”,一点也不过分。正是祸不单行,2009年,王本伍唯一的儿子因为债务问题,外出杳无音信,儿子留下来的16万元债务谁来还?他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许多人都说:“你儿子的债务与你有什么关系?”他说:“儿子欠债不还,俺是他的父亲,也是村支书,哪能不替儿子还债?”就这样,王本伍和老伴咬紧牙关,把每年的蜜桃收入用来还债,直到2013年的今天,还有10万元的债务没有还清。但是他并不消极,他说,只要人在,就没有还不完的债,我们虽然年龄大了些,但家里有桃树,总会把债还完的。

让班子正起来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多年来,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团结同志、廉洁奉公,在近年来的村庄建设中,他经手的钱财物有好几百万,所有账目清清楚楚,没有一丝差错。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卧龙峪村党支部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着为村庄发展、为群众生活改善而献计献策。同时,他还带领“村两委”班子,完善了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议事规则、工作制度和“两委”班子工作责任制,协调好“两委”关系,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积极开展“两委”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定期召开集体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联系群众和村民接待日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所有卧龙峪村干部中没有任何人贪图集体和村民的任何利益,为全村党员干部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好榜样,在全村营造了廉明自律的良好氛围。卧龙峪班子也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廉政班子”。

村民变富了,村子变美了,但王本伍一家却一直住在桃园里三间普通的平房里,破旧的沙发,破旧的电视机、大衣橱……,行人路过,谁也很难相信这就是村支部书记的家。

6年村主任、24年村支部书记,今年61岁的王本伍,虽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没有多少感天动地的事迹,但正是用点点滴滴平凡的行动,书写了一个基层干部不平凡的人生。他连续三年被表彰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选举为第十三届县人大代表,村集体多次获得市级文明村、全县先进村集体、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等荣誉,2013年,王本伍本人获得蒙阴县“连续任职20年以上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地址:山东省蒙阴县新城东路103号   邮编: 276200   电话/传真:4272365
E-Mail:myxjs@163.com 版权所有:
中共蒙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蒙阴县监察局  鲁ICP备10201325号 技术支持:蓬豪网络 蒙阴网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