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HOME > 廉政文化 > 纪检文苑
为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恒的坚守

发布时间 2013-07-25

为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恒的坚守

 

      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这与践行党的宗旨和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致力于纯洁和优化党员队伍的坚强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建设与改革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为民的理念,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将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为民务实清廉”,是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诠释、新要求,是党心民心所向,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务实、清廉都是以为民为基础的,只要心里想着群众,想着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先培养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只要工作上严格要求,为政清廉,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三者一并提出来,反映了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顺乎民心所向,对全体党员干部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总结形成的群众路线,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真实写照,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之所在。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正确执行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才不断赢得群众的拥护,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人民群众曾经用小车推出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样,能顺利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也正是因为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当家作主的结果。今天,我们站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全新的发展起点,“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曙光在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正让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勿庸讳言,现阶段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在工作中的根深蒂固,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长此以往,亡党亡国的危险就不会再是危言耸听的笑谈。

      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东欧和苏联共产党人执政失败的教训证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力倡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榜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可谓得民心、顺民意。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一句话,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群众观。

      在我们中国,自古就有“民为贵,君为轻”的说法,而且,历史事实证明,不管是哪一个朝代的何等君主,谁心里装着人民,谁就赢得了天下,谁的江山就稳固。与封建王朝相比,共产党人更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超凡的执政智慧,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永远的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席话语重心长、掷地有声,道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也清晰阐明了党一贯秉持的群众观点。当前,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如何将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代传承下去,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一大课题。应当承认,近年来,在党员队伍包括干部队伍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揪心的情况:一些人入党前表现很好,入党后放松自我要求,逐渐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甚至违法乱纪走向腐败;一些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而只会夸夸其谈、甚至擅长阿谀奉承的人混进了党的队伍包括干部队伍;有的人精于作秀,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有的“买官卖官”,作威作福,当“官老爷”,大兴浪费奢靡之风,败坏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威信……这些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决不可等闲视之,这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非常警醒起来。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开展群众观教育实践活动,有责任教育全体党员包括领导干部人心思上、拒腐防变,有能力让广大的党员队伍切实保持求真务实、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信心让党员干部队伍自律自强、进一步纯洁起来,真正与人民群众手挽手、心连心、心贴心,高高擎起“为民务实清廉”大旗,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去尽快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蒙阴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秦承良)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地址:山东省蒙阴县新城东路103号   邮编: 276200   电话/传真:4272365
E-Mail:myxjs@163.com 版权所有:
中共蒙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蒙阴县监察局  鲁ICP备10201325号 技术支持:蓬豪网络 蒙阴网 网站管理